第267章 意欲和光同尘的高大炮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优秀小说网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267章 意欲和光同尘的高大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7章 意欲和光同尘的高大炮

  林连伟听了陆工的话,才知道有这个东西,不由得自语道:“难怪振东说我们也不见得用不上。”

  陆工笑道:“看来高主任对于这个的应用是非常熟悉了,用词很精准啊。不见得用不上的意思,大概是指现在用不上,不过日后技术发展了就能用了。”

  这下林连伟就不懂了:“难道现在就不能用上吗?比如用在我们现在这个弹上面,提升弹的机动性不好吗?”

  陆工笑了:“还真不行,光是燃气舵能提高机动性并没有什么用的,其他子系统配合不上,那这个高机动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响尾蛇之所以直到AIM-9X才用上燃气舵,并且对导弹姿态控制方式进行大改,也是因为这個原因,燃气舵本身还好,可是要发挥燃气舵的能力,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早期红外导引头那可怜的视场角和性能,导致推力矢量控制方式带来的高机动性并没有什么暖用,反而增加了系统复杂度,提高了技术难度。

  导引头看都看不见,那就暂时不要考虑追不追得上的问题了。

  而且陆工说暂时用不上的原因在于,这个弹已经接近定型了,这个时候贸然大幅修改既定的技战术性能目标,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任何子系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个子系统的修改,很难仅仅将修改范围仅仅限制在本系统之内,而是会影响到很多东西。

  以当前正在仿制的型号为例,如果鸭翼转向+陀螺舵稳定的方案改为燃气舵,那要改动的东西就多了。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弹体的滚转状态下的控制问题,因为没有陀螺舵了,弹体的滚转控制没有了。

  第二个要解决的,是导引系统的控制核心部件和控制方式都要改变,原有的核心部件和方式算法都已经不适用了。

  第三个,从导引系统到尾部燃气舵的接线问题,要知道原方案,从制导系统到弹尾,是没有任何接线的,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

  上面这几点,可以说是搞了半个新弹,比推倒重来强点儿但有限。

  总之就是,得不偿失,甚至能不能有所得,都还在两可之间。

  这和高振东要求4DL装甲车把7.62mm小水管换成12.7mm机枪,并加装射手塔不一样,这些改动对4DL的现有设计并没有什么影响。

  做应用科研,贪心是一大忌,定下了目标和规划,不是不能改,但是想要改动,必须非常慎重,严格论证,不能随心所欲。

  看见什么好东西都想往上堆,逐渐脱离最初目标的话,最后会造成项目久拖不决,技术风险难以掌控,项目目标混乱,成本难以控制等等问题。

  林连伟听了陆工的解释,点头道:“陆工,还是你和振东想得长远、科学和全面,我要学的还很多啊。”

  这个马屁可以拍,因为是实话。

  陆工笑道:“你也别沮丧,暂时不要想着和我们比,我是工作时间长经验比你丰富,至于高主任是.是真的脑袋瓜子比你好使。”

  林连伟点头称是,但是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陆工,不会安慰人可以不安慰。

  ——

  还没等周六到来,高振东却被十七机部一个电话叫去开了个会。

  会议是项目论证会,是十七机部系统内的一个技改项目的论证。

  说来也有意思,作为十七机部的人,防工委的论证、十二机部的论证,甚至外事、外商部门的相关会议都参加不少了。

  可是十七机部系统内的这类会议,却是没参加过多少,除了烈火科技奖那种颁奖会议之外。

  不论是被评审还是评审别人,都很少。

  可能是十七机部领导看着防工委用高振东用着顺手,终于想起这事儿来了,你们发个纸壳壳就把我们系统的人用过来用过去的,我这儿发着工资福利呢却没怎么用,这哪儿成!

  得把高振东同志的作用发挥起来,加担子加担子。

  一看是工艺技改,巧了么不是,高主任搞的工艺技改还真不少,别说他自己搞的那些材料涉及到的新工艺了,就是ESR、AOD这类独立成体系的大型工艺技改,人家也是不少。

  技改项目,不叫上他还行?于是一个电话就把高振东给拉过去了。

  高振东坐在会议桌的最内圈,一边听着对面申报方的汇报,一边翻看着材料。

  总体看来,事情是好事情,不过有个不涉及技术和财务的致命缺陷——大约是参考的材料太多了,整份材料列举了一大堆技术,但是却和核心技术路线没什么关系,反而淡化了核心技术路线,导致整个方案显得不可行。

  高振东不由得想起前世看到的信息化方案和PPT,为了凑页数,抄了一大堆B/S架构的技术在上面,结果项目和B/S架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种缺陷就很可惜,整个材料技术可行,经济可行,也的的确确能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但是因为申报材料本身的原因,导致项目上不了了。像这个材料,只需要把无关的东西去掉,把主线凸显出来,就没什么问题了。

  高振东想起了前世的导师说的一句话:“我评项目,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不想太让人难堪的时候,我发言就找错别字,至于问题,悄悄的写在评审意见里就行,措辞委婉一些,指出问题就好。因为有的问题,当场说出来可能就把人家项目给毙掉了,也挺可惜。”

  这也是有时候普通人听各类专家发言觉得光说不重要的事儿,好像没什么水平的原因。

  一个评审专家如果主要是找错别字儿,那他大概率是不想为难你,当然也不排除是真的没水平,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

  别的处理方式也有,其中找错别字最省事儿,也最容易被人认为没水平,不过对于高振东导师这种小牛来说,不担心这个,汇报方和相关各方心知肚明,人家有水平,无非就是懒得张扬而已。

  甚至他们还会暗暗感谢高振东导师给他们留面子了。

  反倒是那种开头各种夸奖的,往往他们夸完之后就是一个“但是”,那就要小心了。

  基本上他们说的话,前半段都没什么意义,重要的都在转折之后。

  想到这里,高振东决定,我也找错别字,致敬前世的导师!

  反正总不会有人认为我堂堂“北斗七星”高振东,会不懂技术吧,不会吧不会吧。

  重要的事情,写在纸面上交给他们,叫他们自己改。

  轮到高振东发言的时候,他一本正经的翻着材料,玩儿起了大家来找茬。

  十七机部领导也参会,就坐在正中间,高振东边上,的听着高振东的发言,脸上一脸的哭笑不得,心中却是非常欣慰。

  听说高振东在防工委的会议上,那是从来不留面子的,人称“高大炮”,其声名之显,令人无不闻风丧胆。

  这回到自己的系统,还是非常懂得团结同志的嘛,你看他意见写了一大堆,明显是看出问题了,但是还是知道给同志留面子,照顾同志们的情绪,这就很好,工作没耽误,同时同志也照顾得很好,不错不错。

  其实就算高振东上来就放炮,估计他也是满意的,嗯,振东同志不遮掩,不包庇,对待工作态度认真,坚决指出同志们在工作中的错误

  所以有的时候,某些人工作中被人天天夸,也许和工作本身没什么关系,毕竟人不可能天天都力挽狂澜,成绩优异,但是别人每天看到某些人都顺眼,却是有可能的。

  反过来也一样。

  申报方领队听着高振东的话,一脸的惬意,高主任这是给我脸了,还好还好。

  不过有一位没参加过十七机部项目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的年轻同志,却是一脸的愤愤不平,你说伱重要的东西不提,净搁这儿提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浪费时间。

  年轻同志一看,这专家和我差不多年纪啊,那哪儿能忍,在回答问题的环节,说得挺有意思:“专家同志,错别字是我们工作没有到位,我们会改。论证会是我们向专家同志学习的机会,我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谢谢这位专家。”

  这话听起来是“我改我改”,实际上却有点儿别的意思,主要就在“希望”两字儿上,这是嫌学到的东西不够多?

  其实是他心里愤愤不平,但是又不好直接说,只好这么阴阳两句。

  能负责回答问题,那肯定是有能力的了,脾气傲一点儿也不少见,估计已经是考虑到这个场合,收着的结果了。

  此话一出,申报方领队的脸色就变了,坏了!忘记这个小伙子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了,来会场才看见高主任,没有给这小伙子打招呼压着点儿,只希望高主任没听出来吧。

  十七机部领导听见这同志这话,差点儿笑出声来,叫你韬光养晦,让你和光同尘,被误会了吧。

  他倒是没觉得这同志有什么不对,和高振东一样,出发点都挺好,无非就是做事情的风格有所区别,一个只考虑技术本身,一个从战场上开始就管了一摊子人,懂得考虑更多方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xsjb.com。优秀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xsj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