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都是“我们”!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优秀小说网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245章 都是“我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5章 都是“我们”!

  都是战场上下来的人,事情说定,落了心,大家也就不再讨论这个事情,而是说起了战场上和分别后的事儿。

  高振东出的那本《多用人才技能手册》,谢建业是久闻大名。

  不过因为他家虽然两地分居,但妥妥的是双职工,生活方面条件其实还不错,所以这本书也就没有他的份儿,毕竟防工委接手之后,第一批书的发放范围远远不止高振东的连排那么点儿,书的数量可不大够。

  所以当王德柱献宝似的把那本书拿出来给谢建业看,谢建业看了个大概,站起来就向高振东郑重的敬了个礼:“高排长,我替他们谢谢你!”

  高振东起身也还了个礼:“老谢,言重了。在这個事情上,只有我们,没有你们,更没有他们!非要谢的话,谢晓娥吧,这书有她一份功劳,她的稿费,也全捐了。”

  听闻此言,连王德柱都过来向着娄晓娥行了个礼,娄晓娥连连摆手,一时间手足无措。

  这是高振东的肺腑之言,所有的战友,不论哪个部队,不论身在何方,都是“我们”!这是自己的本分,不用感谢,不过自己老婆的功劳,那是可以宣扬的。

  而高振东这句“都是我们”,把王德柱和谢建业两个大老爷们儿的眼睛一下子就说红了。

  小梅:“弟弟,爸爸哭了,不害臊~~~~~~”

  601:“呀呀呀呀~~~~~~”

  听见她两的声音,几个男人一下子就释怀了,神情变得无比的放松和惬意。

  王德柱:“老排长,今天要喝个高兴,哈哈哈。”

  高振东从包里摸出几瓶茅子:“早有准备,安排上安排上。”

  就在高振东战友欢聚,欢声笑语之时,刚从拘留所出来的许大茂却是愁云惨雾。

  从拘留所出来的他,回到家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已经收到了厂里的通知,调岗,调到轧钢一线去,比电视剧里傻柱被下到秦怀茹他们车间还惨。

  这个惨,不是瞧不起轧钢一线的同志说他们的工作惨,而是瞧不起许大茂,傻柱到秦怀茹车间,虽然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也有一把子力气,活儿还是能干下去的。

  可是许大茂这厮,那是既没有相关技术,也没有力气,嘴皮子倒是溜,可是这个工种不看嘴皮子。

  可一时之间,他也没办法,厂里虽然三班倒,可是管他这个事儿的处室周末却是不办他这种鸟事儿的,他也只有在抓耳挠腮,烧心挖肺中熬过周日这一天。

  而高振东这个周日就很充实了,下个周末就要结婚了,他先是跑了一趟娄家,把娄家所有的安排拿到手,然后骑着车到处跑,送帖子。

  虽然高振东自己就孤身一人,也没什么亲戚,需要送帖子的人不是特别多,但是整个京城零零散散还是有不少。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累,但是快乐着。

  到周一上班的时候,高振东一到厂里,就先去找李副厂长落实谢建业的事情。

  李副厂长连看都没看谢建业的简历:“没问题,振东,就他了,我今天就发调令过去。”

  当着高振东的面,李副厂长就把负责人事的同志请来,把谢建业的简历递给他:“你马上向这位同志发调令,调到我厂担任放映员的工作。”

  负责人事的同志扫了一眼谢建业的简历:“部队里担任过文书工作,现在海河口某厂担任仓管员,嗯,这位同志合适,既有文化,在部队里承担过宣传相关工作,又承担过仓管员这种需要很强责任心的工作,好,好。”

  反正只要是李副厂长给他的人选,总能有角度可以吹起来的嘛。

  至于在一旁的高振东,他就很热情的打了个招呼,其他时候跟没看见高振东这个人一样。

  这倒不是因为他不礼貌,而是因为他非常礼貌。

  至于谢建业厂里放不放他走,这就是谢建业要解决的问题了,想来没有什么问题。

  落实了谢建业的事情,高振东请了个假,继续送帖子,这些帖子只能送到人家单位,他们住的地方想进去太麻烦了,一天都送不了几张。至于厂里的人就好办了,周二再一边工作一边慢慢发吧。

  老陈知道他马上要结婚,直言这个星期他自己安排就好,回头再补假也行,反正在老陈看来,高振东进厂的成绩,就是躺着吃上几十年老本,那也完全没问题。

  而同样是周一,许大茂跑到厂里,死皮赖脸的的一路找上去,找到了分管保卫的李副厂长。

  和派出所有关的事务的处理,自然也在李副厂长手上,许大茂还想垂死挣扎一下。

  结果李副厂长这里没有任何机会,甚至还放出了风:“许大茂,你的事情性质非常严重,还留你在厂里干活,已经是对你的优待了。要不是你院子里的高处长替你说了两句好话,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伱现在要办的手续,那就不是调岗,而是开除了。”

  李副厂长这话自然是忽悠许大茂的,表示首先,有人替你求情,其次我同意了这个求情,赶紧感谢我们吧你个狗东西。

  这话说得许大茂都傻了,高振东替我说话?这不可能啊,高振东摆明车马的坑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能替我说话?

  不过李副厂长好像没有在这个事情上撒谎的必要,尤其是对着自己这个虾米撒谎,完全没有意义嘛。

  再想想,高振东针对自己,好像每次都是自己惹出事儿来才被他收拾的,要说主动搞自己,好像还真没有?

  许大茂都快被李副厂长这话,给整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原来高主任是好人呐。

  被李副厂长几句话给忽悠瘸了的许大茂,晕乎乎的去人事那边办理了调岗手续,就等着新的放映员到岗,交接了工作,他就得去轧钢一线去了。

  星期二,几个单位的同志联袂而至,来找高振东。

  不是别人,正是长剑机械厂和单兵反坦克导弹的使用方代表。

  他们各自按照当天会议上三方的决议,回去开展了相关工作。

  使用方对于能白嫖长剑机械厂的资金,搞一个单兵反坦克导弹,也是兴趣极大,这种好事,不马上跟上肯定是脑袋有问题了。

  而长剑机械厂厂里,对于他们的总工能开个会就拉来这么一个项目,也是极为上心,战斗部有什么意思,要搞就搞全套。

  所以很快,他们就拿着各自的阶段性成果,直奔高振东这里而来。

  高振东办公室门外,站了几位使用方代表带来的战士,警觉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而屋里,一群人正在听取长剑机械厂的情况通报。

  “这就是我们厂现在能提供的资源,除了资金之外,共计相关技术人员27人,试验车间及配套设施1间,机器16台套。”

  高振东是真没想到长剑厂的手笔这么大,抛开车间不说,技术人员、机器的这个数量,是真的想做事,而不只是嘴上说说,立个项拿来吹牛用。

  高振东仔细审核了长剑厂提供的人员、机器:“嗯,专业基本够用了,机器也还合适,除了制导,其他的基本上都没有太大问题。”

  长剑厂笑道:“制导部分,可能就要靠高主任这里了。”

  高振东点点头:“我们把手动控制、半自动指令制导两种方式,齐头并进,互为备份,最终实现半自动指令制导。”

  使用方代表也提出了他们经过调研的技战术要求。

  两人携行作战,必要时能单人携行。

  武器总重量控制在25kg以下,其中制导部分、导弹储运-发射总成各占一半左右。

  制导部分可重复使用,储运-发射总成一次性使用,发射前准备不高于X分钟。

  要求有发射、制导分离部署的能力,这一条是听了高振东对于敌方反击火力的说法,特意提出来的。

  对均质钢装甲的破甲威力,不低于1XXmm/XX度,导弹静对动命中率不低于70%。

  射程不低于2500米,飞行速度不低于230m/s。

  看了这份技战术要求,高振东佩服军中还是有能人的,务实的。

  这份技战术要求,基本上是紧贴实战,正好卡在当前技术的极限上,没有太夸张,总体来说也很科学,比如那个70%的静对动命中率。

  除了射程和威力,不过这个是因为高振东先把话放出去了,所以使用方也就毫不客气的把指标定在了高卢鸡SS.11重型车载导弹的那个量级,不过还是给了点余地,略低一些。

  毕竟这个是个单兵弹,论证中的重量也就10来公斤,只有SS.11的1/3左右,在使用方看来,能实现SS.11的80%,其实已经非常惊喜了。

  这份技战术要求非常克制,作为使用方,只提指标要求,没有限制任何技术路线和手段,甚至连制导方式都没有指定,这并不多见。

  高振东想了想,在里面增加了两条指标。

  可单兵携行作战,也可以作为装甲车辆的反装甲武器使用。

  采用有线指令制导方式,主要制导方式为红外测角半自动指令制导,必要时可手动指令制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xsjb.com。优秀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xsj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