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当一回游击队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优秀小说网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236章 当一回游击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6章 当一回游击队

  而使用方代表,则是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嘿嘿,谢谢领导支持,钱什么的我们是没有,不过资源和人力,还是能拿出来一些的。”

  另外一边,高振东被两帮人给热情的留住了。

  他原本是有些奇怪的,可是听了两方的来意,感到有些意外之喜的他,欣然应允,转头跟着他们,一起往防工委领导那边走过去,一眼看去,那边人更多。

  看到高振东走近,防工委领导笑道:“具体你们这个事情搞不搞得成,还要看高主任的意思,具体的,你们商量商量。”

  他知道高振东提出这么具体的意见,想必心里是有具体的想法的,但如果贸然直接推翻集体意见,这对于高振东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他只能暂时把高振东的意见作为预研方向保留下来,就算一时间搞不成,至少留个引子在那儿。

  没错,他也觉得高振东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不说把原来的想法顶掉吧,但至少两条腿走路是可以的,但是奈何,暂时没有这笔资金。

  而长剑机械厂的主动请缨,加上使用方代表的迫切要求,却让这个事情峰回路转,又有些明朗了起来。

  长剑机械厂的总工先和高振东做了自我介绍,并且把自己的想法给他说了一下。

  使用方代表也随后补充,在他们看来,高振东这个想法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所以也想把这個事情推动起来。

  听了两边的想法,这倒真是山从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高振东笑道:“如果你们都有这个想法,那就太好了,我们可以试试把这个东西搞起来。我评估过,虽然我预想中的导弹比SS.11要小一号,但是总体技战术水平,却不会比它差,至少射程和威力上没有什么问题。”

  这话连防工委领导听了都觉得离大谱,人家那东西可是一米多长,16公分粗的大家伙,你说射程差不多还情有可原。

  使用方代表都觉得这个惊喜是不是有点过分,疑惑道:“高主任,高卢鸡那个导弹可是16公分粗,威力也能差不多?”

  长剑机械厂的总工觉得血压有点高,一时间觉得是不是碰见大忽悠了啊,长剑厂作为生产战斗部的厂,他可太明白“口径即正义”的道理了,在威力这方面,大就是好啊。

  高振东笑道:“我看了SS.11的设计,他们那个导弹的战斗部,实际上没有看起来那么大,要比那个壳子小一号,实际直径也就12~13公分粗的样子,我们单兵弹设计紧凑一点,效果还是能达到的。”

  说实话,高振东毕竟不是SS.11的初始研究人员,他也没搞明白高卢鸡如此浪费空间意义何在,和汉斯猫军舰浪费吨位的传统有一比了,真特么一对绝妙的对手。

  实际上,战斗部紧凑一点丝毫不影响威力,以老毛子RPG-7火箭弹为例,那东西就是火箭发动机上长了个光秃秃的战斗部,别的什么都没有。

  听了他的话,大家这才明白他对于威力的信心何在,细节啊,太细节了。

  高振东又补充道:“射程方面,虽然导弹小了,可是也轻了、细了,设计得当的话,还是能基本保证射程的。”

  和日后真正车载重型弹比如赤剑-10的数十公里肯定不能比,但是3公里射程的话,对高振东来说那就小意思了。

  听了他有理有据的话,大家对于他刚才那句“至少射程和威力基本持平”的论断感到信心十足。

  防工委领导一听这话,坏了,这么搞下去,这是真的要把重型弹挤掉的样子?

  更轻更小更方便,威力射程没有变。

  傻子都知道选哪一款了,不由得有些后悔刚才会议上没有支持高振东的建议了,这是要浪费资金了?

  不过会议木已成舟,再去纠结这个事情没有意义,重型弹也是要搞的嘛,大不了这边这个“游击队”真的搞成了,再拿这个轻型弹的技术去反哺重型弹,让重型弹真正的达到重型弹的水平。

  想到这里,防工委领导的心又放了下来,都是一个锅里的肉,没关系,没关系。

  而使用方代表就乐了,有门啊,听负责其他项目的同志说高大炮手上,一向能出好东西,他只要提意见了,那必然针对这个意见有解决的办法,此言果然不假。

  其实高振东最担心的,反而是战斗部,其他他都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可战斗部不太一样。

  这东西原理简单,一看就懂,但是却比较考验加工水平,因此即使战斗部实际口径差不多,但是能否赶上SS.11的威力,他有一定的担心。

  恰巧,长剑厂就是生产战斗部的,这就有了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基础和设备、人力资源了,就好像如果高振东不在三轧厂,那591这些材料也很难做出来一样。

  几帮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由高振东来作为项目的带头人,负责出思路出技术,并解决疑难问题。具体的研制工作,主要由长剑厂来负责,使用方负责提要求,并提供实验条件以及部分相关资源。

  这个“游击队”的草台班子,就这么拉了起来,接下来的工作,使用方代表回去汇报并进一步收集技战术要求,长剑厂的人回厂里清查和汇拢现有技术、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

  两边都搞好之后,去京城第三轧钢厂找高振东,三方人马依据这些东西进一步明确单兵反坦克导弹的技战术要求。

  长剑机械厂就在常山,离京城不远,来往还是方便的,这也方便了日后的沟通交流。

  几方人皆大欢喜,带着对新装备的憧憬回去各自开展工作去了,除了防工委领导,他有一丝对“游击队”干翻“正规军”的尴尬的隐忧,不过这是小问题,小问题。

  第二天,高振东按照计划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答疑解惑工作,下周就要考核了,而且这是第一批学员,基础还是要搞扎实的。

  学员们提问非常踊跃,高振东解答得也极为认真,这是真能救人命的知识,大家都很上心。

  算上《项目管理体系》的培训,不少学员已经是“二进宫”了,对于高振东的涉猎之广,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声声“高老师”叫得更顺嘴了,明显比叫其他头衔的要多得多。

  上完课,高振东把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了负责更具体工作的小李四人组,自己则是回了办公室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今天是周六,周日事儿还多着呢。

  正准备走的时候,电话响了。

  高振东接起电话,是李副厂长,一般这种情况,都是些与高振东和李副厂长两人本人没什么关系的小事,否则老李大多都是会亲自过来的。

  “李厂长好,有什么指示啊,哈哈?”有事儿赶紧说事儿,急着下班呢。

  “高处长好啊,有个小事儿,找你帮忙核实下情况。”老李的声音乐呵呵的,明显觉得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情,而且叫的是“高处长”,那明显就是纯纯的公事了。

  高振东连声答应,李副厂长说起了正事:“是这么个情况,有人举报易中海和秦怀茹搞封建残余,收什么干闺女来着,还给了证据,说秦怀茹的孩子都叫易中海叫爷爷,是有这么个情况吧?”

  高振东第一反应,是许大茂,转念一想不对,许大茂还在拘留所吃老米饭没出来呢,不过不管是谁,这个事情都不大。

  “啊,这个事情啊,具体有没有搞这些我倒是不太清楚,不过贾东旭死了之后,易师傅应该是出于同情,继续收了秦怀茹做徒弟这个事情大家倒是都知道的。”

  我也不说有,也不说没有,但是绕上一圈,核实后面这个放到哪儿都能称得上一声助人为乐的事情,就是我的态度。

  李副厂长也不在意,他早就知道高振东的态度,打这个电话也就是走个流程,笑道:“嗯嗯,这样啊,明白了明白了。”

  你明白个屁,又特么想歪了吧,高振东干脆帮易家师徒把后面一个问题给解决一下:“至于孩子叫易中海爷爷,是有这事儿。应该是从贾东旭还在那阵儿就开始了,估计是孩子还小,没有改口的意识吧。如果真要从秦怀茹这儿论,那就得叫姥爷,不该叫爷爷了,哈哈。”

  贾东旭是易中海徒弟,孩子叫易中海爷爷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没毛病。

  李副厂长笑道:“有道理,嗯,事情我知道了。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我们的群众啊,紧绷斗争的弦,不怕伤不怕痛的。”

  高振东闻弦歌而知雅意,是刘海中啊,自己和李副厂长都知道因此而受伤的人,就只有他一个。

  话说李副厂长对刘海中也没啥好感,起因正是是DJS-59被发现的那天,杨厂长和李副厂长这两位的“第一见证人”名头被刘海中给“抢”去了,虽然刘海中当场被高振东一脚踹断了腿,可是李副厂长还是一直耿耿于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xsjb.com。优秀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xsj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