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唱衰不唱好_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优秀小说网 >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 第39章 唱衰不唱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唱衰不唱好

  第39章唱衰不唱好

  童瑶的货杨母帮拿去卖,胖妞她们就和童瑶分开。

  她们今天桶里的好货也有不少,大差不差也能卖个一两块钱。

  童瑶和阿嫲走回去的路上碰到几个在榕树下织网的大婶。

  几个大婶看到童瑶,网都不织了,围上来问童瑶在哪里抓到的东星斑。

  “阿桦媳妇,你今天运气可真好啊,那么大条的东星斑都给你遇见。”

  “可不是,我们去淘海那么多年都没遇见过这种好货。”

  “别说我们咯,我家男人出海到现在都没网上来过。”

  “大花啊,你就别想咯,石斑鱼出海哪里能网上来的,就得钓上来,我男人用小木船专门在近海做延绳钓都没钓上来过。”

  延绳钓是一种古老的垂钓法,也叫放棍,在五六十年代非常盛行。

  那时候物资匮乏,沿海地区的渔民不少人用延绳钓钓鱼。

  用鱼线做一根干线,在干线上系结许多等距离的支线。

  末端结有钓钩和饵料(小鱼小虾),利用浮漂、沉子的装置,调整位置,表、中、底层的鱼都能钓。

  有专门的大船去深海用来钓金枪鱼。

  她们这边就是一艘小木船,两夫妻摇橹到离海岸线的浅海区钓鲽鱼、比目鱼、石斑鱼、黄花鱼等。

  这种钓法有个优点,捕捞有度,一般它选用的鱼钩比较大。

  只能钓获大个体的鱼,而小鱼就算能吃到饵料,也不会吃到钩。

  属于比较节制的捕捞方式,真正意义做到了留大放小,这是老祖宗们留下的智慧。

  如今社会发展,有铁皮船的都去远一点的海域捕鱼。

  没有船的就去做船工,或者搬搬抬抬的活,很少有人用这种法子。

  非常吃运气,有时候一天都钓不上什么好货,饵料消耗非常大。

  还得下地笼获取饵料,没有地笼的要去和人买,大部分都是白费一天。

  饵料也就是一些杂鱼小虾。

  童瑶也和几个大婶说就去远点的海滩抓到的,想去可以走远一点。

  海岸线那么长,自己也不可能走完。

  几个大婶听说要走半个钟头才到,不由打起退堂鼓。

  半个钟头啊,她们都能织不少网咯。

  再不济也能在码头那么边的海滩捡不少海鲜,这运气又不是人人能有。

  估计也是童瑶她们几个是新人去,她们这边有个说法。

  那就是不论淘海还是跟船出海都是新人手气旺。

  童瑶和她们说完,留她们慢慢思考,就带着阿嫲回家。

  这会也准备吃午饭了,两个嫂子也在家。

  见到童瑶双眼发光的围上来。

  童瑶只好把跟几个大婶说的话再重复一遍。

  杨大嫂激动极了,决定明天早上就和童瑶去看看,反正建房子又没有她们大房家的份。

  自己那么努力干啥。

  童瑶可有可无的应下,明天谁知道自己有没有空。

  带着小家伙进屋,换了身衣服,让他出去和哥哥姐姐们玩。

  阿嫲鬼鬼祟祟的在门口左看右看,见两个孙媳妇在厨房做午饭。

  她放心的关上门,笑眯眯的从裤头内侧掏出一大把毛票。

  “嘿嘿,瑶瑶,你猜我早上那条东星斑卖了多少钱。”

  哎哟喂,说到这个,童瑶也期待道:

  “阿嫲,肯定有一百多吧。”

  阿嫲嘴角抽了抽,把一大叠毛票塞给童瑶:

  “哪里有那么多,抢劫呢,我拿去码头收购站卖给你姐夫,八块五一斤,那条东星斑四斤六两,卖了39块1毛,别的收购点才给八块一斤。”

  童瑶心里的落差感无法形容,艾玛,后世纯野生的石斑鱼,四五斤都能卖三四千啊。

  后世每个地方的价格都不同,反正价格有高有低,但也卖得挺贵就是了。

  童瑶又想到,现在八块多一斤也算是高价了,三四十块钱等于后世的三四千,也差不多。

  三四十块钱在如今购买力非常强,这么一想童瑶心理瞬间平衡下来。

  杨母帮童瑶拿去码头卖的一大桶海货,以及一袋贝类也能有个七八块。

  两只加起来一斤多的大青蟹值三块多。

  三只沙爪论只卖,一只一毛五左右,能卖四毛多。

  还有六只兰花蟹,一共四斤多,阿嫲说尽管现在不是最肥的时候,渔船也很难网到大产量,价格相当不错,两毛多一斤,那就有九毛多咯。

  还有血蛤、猫眼螺、其他的海螺都能值不少。

  童瑶这么一算,内心震惊了一下,不得了啊,一上午就能收入四十多。

  艾玛,无本暴利。

  童瑶拿出十块钱给阿嫲。

  阿嫲吓了一跳,连忙推回去:

  “你拿着,给阿嫲干嘛哟。”

  童瑶笑着推回去:

  “阿嫲,今天抓这条东星斑你也帮忙,娘前头拿海货去码头卖,这些算起来也有你的一份,收着吧。”

  阿嫲看童谣执意要给,没办法的接过来。

  呸了下口水,数了两块钱,另外的八块钱递给童瑶,笑眯眯道:

  “我拿两块钱就行,我们老人家在村里也花不了什么钱,你不是跟你爹收购鱿鱼吗,阿嫲还说给你几块钱呢,剩下的八块钱你直接拿着,阿嫲就不多给你了,相信你能卖大钱。”

  童瑶内心感动不已,自己要卖鱿鱼干,别说全村人。

  就连枕边的男人都是唱衰不唱好。

  也就只有阿嫲相信和鼓励自己。

  这让她觉得怎么回报都不够。

  童瑶直接塞八块钱进阿嫲兜里:

  “那我就借阿嫲吉言,你就拿着钱,等我卖完鱿鱼干,咱们去县城逛逛,兜里有钱,想买啥咱就买。”

  推来推去也不好看,阿嫲干脆拿着。

  听到童瑶叫她一起去县城,头发丝都透露着拒绝,连连摆手:

  “不不不,阿嫲可不去,我们老了,走不了那么远。”

  “没事,我们做路过的拖拉机去,再不济就做中巴车。”

  她们隔壁村那边有条大路,有个小客车,专门从几个村溜一圈,搭人去镇上、集市。

  阿嫲更拒绝:

  “那也不去,外面县城东西贵得很,人也不好,在村里就行。”

  童瑶只能岔开话题,没法子,村里老人就是这样。

  杨清桦抱着儿子进来。

  今天早上他去宅基地割荒草,下午就能割完,明天就能找人过来一起挖地基,运石头、黄泥。

  海边石头房,大差不差的都是这几样材料。

  总不能买红砖青瓦,这种好材料,贵得村民的头发丝都在抗拒。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xsjb.com。优秀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xsj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